团结香港基金会当日举行“Yes,Hong Kong CAN!”研討会,探討香港经济发展未来的定位及机遇。担任主讲嘉宾的基金理事会副主席刘遵义作上述表示。他又提到,香港是国际枢纽,而国家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正好引领香港在国际舞台上开拓新兴市场。香港可为横跨欧亚非的66个国家提供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仲裁等专业服务。
他认为,世界整体经济在放缓,而中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態。“任何的经济体都不能够持续高速的增长,因为基数变大,今天的5%增长已经等於过去10%的增长。所以全球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是必然的。”他说。
面对国家的经济调整,他认为香港经济发展方向须作出调整,必须突破固有思维,充分发挥潜力,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以教育科研为例,他建议特区政府与私营企业携手,投入更多公共开支在研发方面。原因是综观香港的其他“竞爭对手”:新加坡、台湾、南韩以至以色列,皆投放许多资源在教育研发方面,相比之下香港应该多做一点。
研討会的另一名主讲嘉宾、瑞安集团主席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罗康瑞认同刘遵义的讲法。他表示,国家拥有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验,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別是发展中国家的参考模範。他又以多年来营商经验,分享道金钱从来不会自动流入口袋,因此香港若要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契机,就要创造新的盈利环境。
刘遵义在会后受访时,特別谈及早前香港社会上有关“国家经济迈向L型趋势”的討论。他说:“L型是正面的,祗要平行的水平维持在6.5%,那是好事。”他相信,未来10年国家的GDP会有6.5%的平稳增长,因为中央政府有不同工具增加內需。
他又把香港的经济情况比喻为一块饼。“香港目前面临的困境,在於如何把饼造大。如果永远维持现状,总会有你分大份、我分小份,或你分小份、我分大份的零和情况出现。祗要饼子大了,社会自然会变得更和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