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8月份香港私营企业再度减產,不过缩减率温和,並收窄至去年6月以来最低。减產幅度与新增工作量的跌幅相若,而內地新订单亦祗微幅下跌。而同期的採购品库存则显著增加,数据显示新接工作量减少是原因之一。採购活动的紧缩程度已经放缓,而相关数据也显示企业仅以温和幅度再度裁员,部分受访企业指与生產需求减少有关。
IHSMarkit经济师表示,香港私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下行走势或已接近尾声。对內地销情的跌幅已收窄至18月以来低位,有利香港企业巩固这个主要的业务来源。数据显示最坏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仍需要客户需求明显转旺,才能重返坚实而持久的復苏轨道。基於环球经济目前仍然疲弱,復苏的挑战可谓不小。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財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年来香港的经济活动有所减慢,PMI指数回昇证明其有轻微改善跡象,但仍难言乐观。他表示,內地的各类经济指数回暖,將会提昇对香港產品的需求量,也有可能促进新的购买力发展。
麦萃才表示,香港是被动型的经济体,製造业的发展仍要视乎全球经济復苏的情况以及其他货幣的匯率变动。目前美元处於强周期,不过近月来有回软的跡象,对香港的出口有一定的紓缓。香港也应该拓展多元的市场,减少匯率带来的风险;同时提高產品的质量,並有所创新。他指出,PMI指数有一定周期性,第四季度有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等,大部分货品会在10月及11月交货,所以接下来的指数表现可能会继续好转。